澳洲学术不端(academic misconduct)是什么?

尽管澳洲大学有很多,但是几乎所有大学对于学术不端的定义都是类似的,一般可以认为有三种级别:轻微违反学术行为(1级);中度违反学术行为(2级);和严重违反学术行为(3级)。

轻微违反学术行为(1级)

轻微违反行为,认为是由于学生的粗心或者忽略规则而导致的,其结果影响有限。

这个行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:

*轻度剽窃(重复率10%以内),例如“引用”不充分或不一致,转述与原著过于接近

*轻微的抄写,例如抄写一两个句子,包括学生在笔记中使用逐字抄写并以自己的文字呈现的抄写

中度违反学术行为(2级)

*在除论文或学位论文以外的作业中,有中度的剽窃行为 (重复率10-25%)

*将别的项目重新包装,作为另一个项目进行评估;

*在论文、学位论文以外的作业中,捏造或者篡改数据、实验结果或者信息来源的;

*在作业上与其他学生串通,将其视为个人作业。

严重学术违规行为(3级)

*考试作弊

*重大剽窃,特别是在论文或学位论文中(重复率25%);

*在论文中捏造、篡改数据、实验结果或者信息来源的;

*把别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或替别人评核(代写)。

如何判断自己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否严重

同谋、抄袭及作弊的判断标准都不一样,不同学校对于同一种学术不端也有不同的标准。

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作弊的严重程度以及学校的出台的政策来判断。

分享一个最简单的判断依据:你收到的指控邮件是来自于任课老师还是来自于学术委员会

如果你的指控邮件来自于任课老师,那说明还正在处于调查阶段。如果你能给与任课老师合理的解释的话,这个指控就不会发生。

如果你的指控邮件来自于学术委员会,那么同学们要特别当心,这个指控基本确认并且学校已经有证据了。

因此,如果同学们收到的是学术委员会的指控信,那就说明你的行为不仅已经严重违反了学术诚信,并且学校已有足够证据指控你。如果不去积极的辩护,后果可能较为严重。

学术不端的后果可能是什么

如果是来自学术委员会的指控,结果可能比较重。如果不采取应对策略或者应对不当的话,最常见的结果是该作业/考试0分,或者整个科目挂科。

轻微违反学术行为的处罚(1级)

如果是第一年的本科生的话,第一次没有处罚,并且有机会重做。第二次会被扣分。第三次就可能直接挂科。

如果是第二年以上的本科生,或者是研究生的话,第一次扣分。第二次该作业0分。第三次该课程直接挂科,并上报给学校。

中度违反学术行为的处罚(2级)

如果是第一个学期的本科生的话,第一次违反的话通常是警告,如果之前有违反记录的话,作业直接判为0分。第二次违反的话该科目直接挂科,第三次违反的话该科目挂科并可能导致所有科目都挂科。

如果是第二个学期以上的本科生,或者是研究生的话:第一次违反的话作业直接0分,第二次违反的话直接挂科,并且其他科目可能挂科;第三次违反的话所有的科目全部被判为挂科。

严重学术违规行为(3级)

第一次违反的话,该科目直接挂科,其他在读的科目可能挂科。

第二次违反的话,目前所有注册的科目都挂科。

第三次违反的话,可能开除学籍。

怎么办

如果老师怀疑同学们有“学术不端”的行为的话,学校有一套固定的流程。

首先,老师、院长、或者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会找同学进行面谈。

其次,学校会给出初步的处罚意见。

如果同学们不同意的话,可以上诉。

最高可以上诉到学校的纪律委员会。

同学们必须充分准备,在谈话前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陈述自己的立场,争取在第一步谈话的时候就把处罚降到最低点。

总结

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不一样,每个学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,如果不幸遇到了类似的情况,请第一时间找到通成留学来沟通具体情况,我们一起“完美”准备一套陈词是最关键的。

澳洲学术不端(academic misconduct)是什么?